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您的瀏覽器並禁止了 Javascript,為了提供良好的使用體驗,請開啟Javascript。
如何開啟 Javascript?
。
此網頁內容使用繁體中文為主要語系顯示
:::
|
登入
英文
分享至:
Facebook
LINE
:::
.
:::
服務介紹
聯絡我們
網站導覽
主題推薦
圖書預約
新書推薦
線上閱讀專區
虛擬展覽
滿意度調查
媒體報導
:::
回首頁
:::
電子書
主題分類
全部
自然生態(66)
科學工藝(9)
觀光旅遊(25)
藝術文物(27)
人文歷史(108)
健康樂活(29)
語言文學(62)
AR擴增實境(50)
自動播放(253)
課綱科目
全部
自然科學(47)
綜合(34)
生活課程(52)
社會(20)
藝術(2)
健康與體育(16)
本土語文(114)
新住民語文(44)
英語文(國小)(18)
公民與社會(87)
地理(48)
生物(33)
歷史(131)
輔導(15)
健康教育(17)
家政(18)
體育(16)
地球科學(60)
音樂(8)
英語文(國中)(28)
表演藝術(4)
國語文(國中)(2)
生活科技(12)
資訊科技(3)
視覺藝術(18)
課綱議題
全部
閱讀素養(26)
性別平等(8)
人權(10)
環境(132)
海洋(16)
科技(17)
能源(2)
家庭教育(35)
原住民族教育(38)
品德(21)
生命(183)
資訊(3)
安全(36)
防災(34)
生涯規劃(2)
多元文化(222)
戶外教育(30)
國際教育(40)
語言學習(14)
社會互動(51)
心理成長(27)
感官動作(16)
美感經驗(30)
生活體驗(104)
語言文學(2)
認知發展(4)
運動與健康(8)
適讀對象
全部
成人(10)
青少年(289)
小學高年級(15)
小學中年級(20)
小學低年級(86)
幼兒(76)
影音
主題分類
全部
有聲圖書(267)
名人演講(26)
自然生態(72)
科學工藝(73)
觀光旅遊(0)
語言文學(0)
藝術文物(30)
人文歷史(12)
健康樂活(16)
服務介紹(4)
課綱科目
全部
自然科學(61)
綜合(27)
生活課程(122)
社會(67)
藝術(118)
健康與體育(3)
本土語文(268)
國語文(國小)(6)
新住民語文(0)
英語文(國小)(216)
數學(國小)(0)
公民與社會(1)
地理(1)
生物(3)
歷史(35)
輔導(44)
健康教育(11)
家政(7)
童軍(0)
體育(3)
地球科學(1)
音樂(10)
英語文(國中)(1)
表演藝術(1)
國語文(國中)(26)
理化(0)
生活科技(2)
數學(國中)(0)
資訊科技(4)
視覺藝術(16)
課綱議題
全部
閱讀素養(7)
性別平等(0)
人權(0)
環境(42)
海洋(24)
科技(57)
能源(0)
家庭教育(5)
原住民族教育(4)
品德(0)
生命(160)
法治(1)
資訊(8)
安全(7)
防災(4)
生涯規劃(0)
多元文化(4)
戶外教育(9)
國際教育(7)
語言學習(261)
社會互動(53)
心理成長(13)
感官動作(21)
美感經驗(55)
生活體驗(39)
語言文學(47)
認知發展(1)
運動與健康(8)
適讀對象
全部
成人(58)
青少年(58)
小學高年級(299)
小學中年級(47)
小學低年級(37)
幼兒(0)
樂齡(1)
櫟社是日治時期臺灣享譽盛名的傳統詩社,霧峰林家林癡仙、林幼春、彰化賴紹堯共同發起,成員多出身臺灣中部,道義結盟的團體,以維護、傳承漢學命脈為己任,思想進步,不抱殘守缺,且特重操守氣節,成員文學素質高,莊永明推崇為「第一影響力詩社」。他們的結社,奠基在面對殖民統治以詩學延續漢文化的使命感與危機意識,堪稱是志同道合的道義結盟。 廖振富教授演講以史料奠基,鎖定櫟社社員互動往來的相關詩作,其核心人物林獻堂、林幼春、蔡惠如等人,既有深厚古典詩學素養,又能以開放胸襟吸納、傳播新思想,為爭取臺灣人的自由民權,與知識青年並肩奮戰。而第二代社員中的莊垂勝、葉榮鐘,則是跨越日治到戰後的新世代知識分子,對近代臺灣歷史與文化傳承貢獻卓著,其中不能忽視他們都受到林獻堂、林幼春、蔡惠如等人的栽培與精神陶染。 全場演講廖振富教授以信函、手稿、照片等珍貴圖像及詩作剖析,彰顯該社成員對臺灣命運的思索與關照,他們如何互相砥礪文化理想。以莊龍贈詩為例,社友相知,亦莊亦諧;「治警事件」林幼春、蔡惠如的惺惺相惜,在艱困中彼此鼓舞鬥志,堅持理想與操守,為臺灣近代文化人點亮生命的光輝。而兩代社員間的互動,不但充滿溫暖的師友情誼,也飽含深厚的文化意識,進而為臺灣近代知識分子樹立人格典範,彰顯文學理想及其價值,值得當代臺灣人重新再認識。 春雨芳霏,現場聆聽的讀者跟主講者熱情互動,廖振富教授以臺語吟誦葉榮鐘作品〈萊園聽鶯〉,優美具有韻味的語調,呈現詩的意境,全場爆以熱烈的掌聲。有人提出葉榮鐘詩作闡釋、櫟社是否有女性成員、如何研究賴和、傅錫祺詩集附錄等問題,廖振富教授以豐富的學識、獨到的見解,逐一回答。廖振富教授鼓勵聽眾政治認同跟文化傳承意識不必然相同,臺灣文化觀照不能僅以漢族觀點視之,應融入新的元素如原住民、新住民等,文化思索觀點發人深省。
感謝 國家圖書館 授權上架
本網站影片屬外部機關單位製播之影片,故影片未經過重製,以及部分影片不支援影片字幕同步顯示的功能。若需要影片即時字幕產生,可使用瀏覽器內建無障礙即時字幕功能,並依據使用的瀏覽器不同,可設定開啟即時字幕的功能。
提示:如何設定即時字幕功能
Chrome瀏覽器設定開啟即時字幕功能:
步驟1: Chrome 瀏覽器頁面上,點選頁面右上方功能列"自訂及管理Google Chrome" 功能圖示 -> 步驟2: 進入Google Chrome設定頁面,選取功能列"設定"功能項目 -> 步驟3: 進入設定頁面,選取"無障礙設定"子功能項目 -> 步驟4: 選取"即時字幕"功能,並新增設定即時翻譯的語言,即完成即時字幕功能開啟設定。(例如: 中文(繁體) )
Edge瀏覽器設定開啟即時字幕功能:
步驟1: Edge瀏覽器頁面上,點選頁面右上方功能列"設定及其他" 功能圖示 -> 步驟2: 進Edge設定頁面,選取功能列"設定"功能項目 -> 步驟3: 進入Edge設定頁面,選取"協助工具"設定子功能項目 -> 步驟4: 選取"開啟輔助字幕的系統喜好設定"功能,進入協助工具>輔助字幕頁面,設定新增開啟"即時輔助字幕"功能,系統即會完成設定及安裝即時輔助字幕功能。
略過導覽列
全文檢索
服務介紹
聯絡我們
網站導覽
主題推薦
圖書預約
新書推薦
線上閱讀專區
虛擬展覽
滿意度調查
媒體報導
登入
切換成英文版
分享至:
Facebook
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