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網頁版國圖到你家

顏崑陽教授演講伊始,指出詩有五個題素,主觀:情、意;主客觀之間:理;客觀:事、物。一首詩的總體情境中,這五個題素不是孤立存在,而是「互為顯隱」。以李白〈玉階怨〉為例,詩中隱含幽怨之情;〈靜夜思〉瞭解李白失鄉的背景,才能體會其所傳達的鄉愁。什麼是「事」?什麼是「敘事詩」?「敘事詩」起於什麼時期?有哪些名作?顏教授為大家逐一詳細說明,詩的五個題素,當以情、意、理為主。敘事、詠物或寫景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表現情、意、理;但是它的情、意、理往往隱涵在言外,那麼要如何才能讀得出來?顏教授先導讀一首漢代古樂府〈上山採蘼蕪〉,詩中客觀的鋪述,詩意簡約,含蓄委婉表達出內心之忌妒,耐人尋味。 在唐憲宗元和年間,流行一時的詩風,韓愈、樊宗師、張籍、孟郊、白居易、元稹等,各有面目,號稱「元和體」。其中,元、白的詩體更是風靡很多年輕詩人,競相傳誦、模仿。穆宗長慶初年,他們編輯發行自己的詩文,稱為《元氏長慶集》與《白氏長慶集》,因此元、白的詩風又號為「長慶體」。他們抱持著相近的詩觀。白居易更明白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而且必須語言淺切,老嫗能解。他們想要為弱勢者發聲,代言他們的委屈與哀怨。 假如元、白活在這時代,就是「詩人記者」了,用詩歌演唱社會新聞或感人的故事;甚至是「詩人新聞評論家」了,他們評論時事,不使用硬梆梆的議論文,而演唱詩歌以達到諷諭的目的。顏崑陽教授指出元白的敘事詩揭開了社會上黑暗、汙濁,〈新豐折臂翁〉表達農民生活困苦;〈賣碳翁〉受到地方官吏壓迫、剝削百姓;詩人的眼睛看到貧富懸殊,富者豪奢,貧者衣食不足;迷信鬼怪、神仙、風水、吉祥物的社會習俗;〈慈烏夜啼〉、〈將進酒〉顯現出倫理道德的淪喪等。 我們如何閱讀元、白的「敘事詩」?詩歌最終極的意義是情、志、理,而不是「事」。因此我們不能只看故事,而必須「即事生情」、「即事見志」、「即事悟理」。情、志、理都含在敘事的程式中,我們必須用「心」去閱讀。顏崑陽教授深入淺出導讀白居易〈上陽白髮人〉、〈母別子〉、〈感鶴〉、〈古塚狐〉、〈問友〉、〈天可度〉及元稹〈將進酒〉、〈君莫非〉等詩作。老師妙趣橫生的比喻,讓聽眾不時會心大笑點頭。 顏崑陽教授勉勵大家作詩要有「詩性心靈」,讀詩也要有「詩性心靈」,當個「生活詩人」。


感謝 國家圖書館 授權上架

本網站影片屬外部機關單位製播之影片,故影片未經過重製,以及部分影片不支援影片字幕同步顯示的功能。若需要影片即時字幕產生,可使用瀏覽器內建無障礙即時字幕功能,並依據使用的瀏覽器不同,可設定開啟即時字幕的功能。
提示:如何設定即時字幕功能 Chrome瀏覽器設定開啟即時字幕功能:
步驟1: Chrome 瀏覽器頁面上,點選頁面右上方功能列"自訂及管理Google Chrome" 功能圖示 -> 步驟2: 進入Google Chrome設定頁面,選取功能列"設定"功能項目 -> 步驟3: 進入設定頁面,選取"無障礙設定"子功能項目 -> 步驟4: 選取"即時字幕"功能,並新增設定即時翻譯的語言,即完成即時字幕功能開啟設定。(例如: 中文(繁體) )
Edge瀏覽器設定開啟即時字幕功能:
步驟1: Edge瀏覽器頁面上,點選頁面右上方功能列"設定及其他" 功能圖示 -> 步驟2: 進Edge設定頁面,選取功能列"設定"功能項目 -> 步驟3: 進入Edge設定頁面,選取"協助工具"設定子功能項目 -> 步驟4: 選取"開啟輔助字幕的系統喜好設定"功能,進入協助工具>輔助字幕頁面,設定新增開啟"即時輔助字幕"功能,系統即會完成設定及安裝即時輔助字幕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