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網頁版國圖到你家

ICRT客家風情-發現客家之美 客家開口獅 客語敘述: 客家開口獅个頭那略略仔四角四角,嘴做得開合騰動,下(齒含)蒙(miang2)等紅布仔,額頭項寫等「王」字,代表萬獸之王;獅仔面青青,安做青獅,代表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搭配鑼鼓弄ㄚ起來非常活跳,係綜合武術、戲劇、音樂、舞蹈个藝術。 內容 : 詔安客家三寶-武術、開口獅及布袋戲,其中的「開口獅」有清楚的歷史脈絡,起源於道光11年(1831),雲林崙背、西螺一帶的廖姓族群,回原鄉聘請廖金生師傅來台開設武館傳授武藝並教授獅套,如今廖金生的徒弟已經在當地開枝散葉,目前傳至第五代。 客家獅隊的組成,有大獅、財神(大面)、吉祥猴(小面)三種吉祥物和鑼、鼓、鈸等文場樂器共同組成,以行禮、搔癢等逗趣的動作形成戲劇風格。其中咬紅包、咬青等動作,更是客家獅獨特的技藝。 按照中南部的習俗,一般廟會的獅陣,只有開口獅可以入廟,因為相傳古代有位皇太后生了怪病,連御醫都治不好,每天愁眉苦臉。孝順的皇上因此召集天下藝陣入宮表演,想讓皇太后開心病情好轉;而當輪到開口獅表演時,皇太后看到獅嘴一開一合,時而搔癢時而打瞌睡逗趣可愛的動作就笑了!心情逐漸開朗,病情也日漸好轉;皇上龍心大悅,於是下旨封開口獅為「金獅」,而且以後經過大小廟宇皆可自由進出,因此流傳至今。 現在你到崙背鄉可以看到開口獅藝術信箱,甚至崙背貓兒干文史協會總幹事楊永雄,還特地去大陸8趟尋找詔安客家獅頭起源,用蒐集到的照片,歸納出詔安開口獅特色,以木架結合泥塑、紙糊、彩繪,再裝上耳朵、眼睛、眉毛來創作,去年還開班指導鄉民製作開口獅。而崙背港尾村的婆婆媽媽,則自組花布開口客家獅團,獅身用客家花布剪裁而成,配合鑼鼓聲,這群婆婆媽媽踩著七星步,舞動花布開口獅,讓傳統增添新意。 語詞:開口獅koiˊ kieuˋ siiˊ,財神coiˋ siinˋ,打瞌睡 dugˋ mugˋ soi , 信箱 xin xiongˋ


感謝客家委員會授權上架

本網站影片屬外部機關單位製播之影片,故影片未經過重製,以及部分影片不支援影片字幕同步顯示的功能。若需要影片即時字幕產生,可使用瀏覽器內建無障礙即時字幕功能,並依據使用的瀏覽器不同,可設定開啟即時字幕的功能。
提示:如何設定即時字幕功能 Chrome瀏覽器設定開啟即時字幕功能:
步驟1: Chrome 瀏覽器頁面上,點選頁面右上方功能列"自訂及管理Google Chrome" 功能圖示 -> 步驟2: 進入Google Chrome設定頁面,選取功能列"設定"功能項目 -> 步驟3: 進入設定頁面,選取"無障礙設定"子功能項目 -> 步驟4: 選取"即時字幕"功能,並新增設定即時翻譯的語言,即完成即時字幕功能開啟設定。(例如: 中文(繁體) )
Edge瀏覽器設定開啟即時字幕功能:
步驟1: Edge瀏覽器頁面上,點選頁面右上方功能列"設定及其他" 功能圖示 -> 步驟2: 進Edge設定頁面,選取功能列"設定"功能項目 -> 步驟3: 進入Edge設定頁面,選取"協助工具"設定子功能項目 -> 步驟4: 選取"開啟輔助字幕的系統喜好設定"功能,進入協助工具>輔助字幕頁面,設定新增開啟"即時輔助字幕"功能,系統即會完成設定及安裝即時輔助字幕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