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網頁版國圖到你家

誠如本次冬季閱讀主題「筆尖上的花花世界」,文學作品中旅人的認知框架決定其所看到的世界,以及對當地文化的理解;而作家的文化背景更決定筆下主角的認知框架。這場演講即探討英國作家佛斯特 (E. M. Forster)、印裔美籍作家鍾芭.拉希莉 (Jhumpa Lahiri)、以及印度作家阿蘭達蒂.洛依 (Arundhati Roy) 筆下印度遊記的異同。老師首先簡介印度的殖民歷史、宗教及語言,讓聽眾對印度的背景有初步認識。《印度之旅》是英國殖民文學經典之一,故事中的英國旅人心胸開放、樂於接納異文化,其中一位甚至言必稱想「看見真正的印度」,兩人受到當地人邀請一同出遊,卻不敵水土不服而引爆種族糾紛。 然而,文化衝突並不僅發生於異族,僑民和祖國文化之間也有類似的問題。《醫生的翻譯員》即為這類問題的闡述。《醫生的翻譯員》鍾芭.拉希莉 (Jhumpa Lahiri)的短篇小說,作品中的旅人是印裔美籍的一家人,他們趁返鄉探親之便,雇車自由行,司機是業餘的醫生譯者,為醫生翻譯印度的各種方言。旅途中,旅客與司機的文化差異屢見不窮,司機的兼職更引發女性遊客的興趣,殷勤探問,讓司機想入非非。結果卻是她和丈夫貌合神離,更曾和他的好友有過肌膚之親後,生下次子,心理的罣礙一直未解,而丈夫卻渾然不覺,她想藉由司機的「翻譯」療癒,結果落得不歡而散,文化間的隔閡仍然無法透過「翻譯」理解。 阿蘭達蒂.洛依 (Arundhati Roy) 的《微物之神》則以本土視角,觀看返鄉僑民、觀光客、以及在地人的英籍前妻與女兒的印度之旅,圍繞禁忌之愛與違反禁忌所造成的後果。他們或鄙夷印度的髒亂落後、或神迷於精簡版的印度神話劇、或訝於不可解的印度禮儀。後者更在無意間捲入因觸犯種姓禁忌而來的暴力、看見真正的印度之後,結束傷心之旅。 老師在演講最後呼應今日的主題,提出「何謂真正的印度」,在每一個人眼中看來都是從個人角度片面的表述,從後現代的觀點看來,也並無所謂的正宗;透過不同作者的書寫,能帶給讀者多樣的觀點,拼湊出個人心目中的樣貌。教授的演講穿插大量的文本及影音資料,帶領讀者從不同作者的視角認識印度,探尋文化、自我認同及自我追尋間錯綜複的關係。


感謝 國家圖書館 授權上架

本網站影片屬外部機關單位製播之影片,故影片未經過重製,以及部分影片不支援影片字幕同步顯示的功能。若需要影片即時字幕產生,可使用瀏覽器內建無障礙即時字幕功能,並依據使用的瀏覽器不同,可設定開啟即時字幕的功能。
提示:如何設定即時字幕功能 Chrome瀏覽器設定開啟即時字幕功能:
步驟1: Chrome 瀏覽器頁面上,點選頁面右上方功能列"自訂及管理Google Chrome" 功能圖示 -> 步驟2: 進入Google Chrome設定頁面,選取功能列"設定"功能項目 -> 步驟3: 進入設定頁面,選取"無障礙設定"子功能項目 -> 步驟4: 選取"即時字幕"功能,並新增設定即時翻譯的語言,即完成即時字幕功能開啟設定。(例如: 中文(繁體) )
Edge瀏覽器設定開啟即時字幕功能:
步驟1: Edge瀏覽器頁面上,點選頁面右上方功能列"設定及其他" 功能圖示 -> 步驟2: 進Edge設定頁面,選取功能列"設定"功能項目 -> 步驟3: 進入Edge設定頁面,選取"協助工具"設定子功能項目 -> 步驟4: 選取"開啟輔助字幕的系統喜好設定"功能,進入協助工具>輔助字幕頁面,設定新增開啟"即時輔助字幕"功能,系統即會完成設定及安裝即時輔助字幕功能。